1. 城镇大全网
  2. 综合百科

category是什么意思(category形容词形式)

12月19日,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在深圳做了一场主题演讲《新格局下的创业创新机会》。

在将近2小时的演讲中,陆奇分析了当前世界正在加速的四大核心趋势;系统地梳理了创业者所面临的完整的创业机会,新一代的创业者如何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。一系列的思考模型,干货满满。

本文为陆奇演讲精编,正和岛经授权发布。

口述:陆奇 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

编辑:郴嘉泉

来源:正和岛

01、 “中国 技术”是最大的市场机会

1. 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正在加速四大趋势

首先,历史进程在加速,新冠疫情是现代社会第一次全球规模的疫情。疫情的直接影响是,目前已经在发生的几个核心历史潮流都被大幅加速了,原本可能要五年、十年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,因为疫情的原因,时间被缩短了,有的现在就开始发生了。

这些被加速的长期核心趋势有四种:

第一是数字化的社会基础。比如远程办公、线上开会、远程教育等,随着疫情的加速,它们已经成为任何现代社会必备的基础设施。

第二是生命科学的前沿,就像国防工业一样,帮助人防御来自大自然的灾害。新冠基本上只有几微米的体积,所存的信息量也很少,可它为什么能对整个地球的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?我们在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界的关系,这会促进生命科学新前沿的发展,包括测试、疫苗和大量的药物开发,这一系列的投入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,带来很多机会。

第三,可持续的新能源,这背后其实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必须要解决的,我们必须进入一个新的、市场化的、可持续的关系,这将带来大量的产业发展机会。

第四,全球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亚洲。

这四个趋势都在被加速,全球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。

2. 新时代的主旋律:“中国 技术”是最大的市场机会

在历史加速下的新格局里,它的主旋律是什么?我们认为毫无疑问是“中国 技术”。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,取得了令人非常骄傲的成绩,它本质上是“中国 开放市场”,下一阶段是“中国 技术”,在历史上这是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会。

首先,我们的创新体系基础基本到位了,我们有足够的人才、资本、技术和足够规模的市场,包括大家都在讲的双循环。但是技术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驱动力,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全球格局下,大规模地自建核心技术以及生态。有些技术和生态需要五年、十年的时间,但有大量的需求。

同时,中国的宏观因素跟全球所有的市场比是最丰富的,因为中国是结构化因素最多的一个国家。第一个因素是消费升级,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几十年要走;第三中国的人口还在增加,第四是多元化的结构。

如果把中国高密度的创新能力跟阶梯型的经济形态结合,我们创新长出来的结果会非常丰富,而且非常适合溢出到全球其他国家,因为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跟我们的国情更接近,比如他们的农业也没有完全工业化。

中国的创业团队在地域和全球性的溢出能力是非常强的,所以我们是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好的环境里面。

关键是在这个格局下,如何抓住具体的创业机会?

02、新格局带来的创业创新机会

1. 创业的本质是用技术打造产品,用产品试探市场,满足人们需求

创业的核心是永远不变的,即优秀的创业者用技术打造产品,用产品试探市场,满足人们需求,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
创业者需要同时判断好技术、产品、市场三个要素,只有技术上可实现、需求真实存在、市场能形成盈利,这三者同时满足时(即图中三个圆圈形成交集的地方),创业成功概率才能最高。

第一个圆圈是技术。多数情况下,技术基本是稳定地在发展,都是一个长期过程。

需要注意的是对技术发展拐点的判断,即某样技术从早期探索变成可商业化的时机点,这有一定难度。比如量子计算和脑机接口技术,它们基本还处在早期阶段,但是可能已经接近可实用阶段。

第二个圆圈是需求。最难的地方是判断现在的需求和未来潜在的需求。

第三个圆圈是市场,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可以参考一些结构化的因素,比如产业链、上下游、资本市场、供给需求、流通端等。

2. 数字化、新能源、新技术加速发展的前沿

在技术方面,我们时代主流的技术驱动因素是数字化技术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其实是有规可循的,它基本是由平台来驱动,由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而延伸,基本上每隔12年左右会有一个新的平台。(下面这张图基本展示了技术驱动创新前沿的大框架)。

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两个最大的历史突破。人工智能它核心是一种新的计算体系,它能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在一起,任何行业都将被改变,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在拼命投入人工智能。量子计算则是更大的计算能力上的突破。

技术驱动的创新是数字化和其它技术发展前沿的组合。

第一个技术创新前沿是新能源。新型电池包括下一代的氢能源将是一系列创新的机会点。

长期来看我们希望能够达到可控核聚变,因为它是效益最高的。还有一个核心要做的就是碳捕捉和碳捕捉以后的存储,它的产业化值得每个创业者,在全球范围机会也非常大。

新的生命科学也非常振奋人心。在接下来的10-20年里,会是非常有潜能的创新和商业化的赛道。

材料科学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。

另外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是航天,包括星际探索、航天产业、新一代的通讯、地球感知体系、地球环境数字化等。

3. AI商业化落地及创业创新的发展趋势

接下来我们看,这个时代最大的驱动力——数字化前沿:AI的发展。

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,在历史上永远是依赖路径的,AI将主要是在云和移动生态之上来发展的AI时代。

数字化的进展由平台驱动,任何新的平台一开始起来,早期创业公司和大公司基本都是做基础技术的开发。今天AI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在开发基础技术,包括芯片、传感器等。

同时有早期应用开发,等到有足够的应用和足够的基础,就会形成爆发,这时候平台就发展起来,生态也发展起来了(商业模式加上平台会形成生态),在生态环境下会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。

(1)移动和云的时代

云和移动时代的核心点:它的前台和后台,两者组合在一起,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能力,使得我们可以去数字化以前不能被数字化的东西。

移动和云的时代,前台的核心是手指触摸加上相机、定位。

移动和云时代的后台是数据中心。每个国家数字化的基础就是云原生的服务,所以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。虽然人工智能很火,但移动依然是有大量创新空间的一个生态。

(2)人工智能时代

人工智能时代本质是从2006年Hinton开启深度学习突破开始的。

它的前台是所有模态的传感器和传动器都可以被开启,今天的创新目前聚焦在传感器的很多方面,比如摄像头、热成像、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等。基于此,很多交互的形式都被打开,对话交互、视觉交互、触觉反馈交互,所有人能够做的交互,人工智能时代将完全打开。

人工智能的后台,开启了智能云、智能边缘计算、5G的智能网络、芯片等,所有这些都要重做一遍。如果要做芯片,机会有很多,当然中国的芯片机会更多。

除此以外,还有系统底层软件、开发工具、新一代的数据管理体系等,这些非常重要的创新也会发展起来。所以创业公司在这里的机会也非常多。

(3)人工智能之后更前沿的数字化

人工智能之后我们能看到更前沿的数字化。交互的方法包括AR、VR,最为重要的是脑机接口,最终人和计算体系的交互可能就是脑机,对方可以直接知道我在想什么。脑机接口技术虽然离商业化还有一段时间,但是创业公司也不少,能够商业化落地的项目也越来越多。

还有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,区块链的开发,量子优越、以太坊等,这些都是定义性的能力,可以开启未来非常大的商业化的赛道。

4. AI及前沿数字化创业创新领域

下面具体讲一下AI时代的创业。

目前创业基本上都在第一步——基础前沿技术。比如芯片,芯片里面不光是GPU,FPGA、ASIC等,CPU也有很多,特别是苹果最近做的M1,包括芯片工业存在的所谓chiplet。以前大家都说CPU算了,让英特尔做就够了,但是现在CPU也被颠覆性创新了。

我们过去的数字化基本上是电子为主,现在趋势很明显,光子会成为主角,今天好的传感器基本都是以光为主的,硅和光几乎越来越多,底层有一堆开发的创业机会。

因为创业团队进入的赛道是垂直行业的赛道,所以AI创业者需要的点,就是所处的行业生态。

今天AI技术的渗透,还没有足够到可以爆发的时候,还需要五年甚至十年或更长。但要做好思想准备,解决开发周期长、销售成本高、风险资本不够耐心等一系列的挑战。

另外人工智能创业比较容易做的是在云和移动的赛道里,因为它的迭代周期非常快,渠道都有,完全是数字化的,用AI做SaaS、产品创新、内容推荐、视频理解、直播、自动化等等。

5. 新格局下C端需求分析

技术判断相对容易,需求判断则难一些,但是需求判断也有一些结构化的工作可以做。

首先我们看一下C端,本质上可以把人群和人每天的24小时分一下,你就可以有一张表:老年人、中年人、小孩分别做什么,他们有什么需求,如果创业的话,我们可以怎么切入。

这也有一些结构化的规则可循,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。这里我推荐给大家一个观念——用户永远不满足,这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写给投资者的话。

这也诠释了为什么今天像Zoom这样的公司,可以成功做起来,尤其在已经有很多做视频会议软件的环境下,因为这就是一个没有被满足好的需求。

新格局当然有很多加速机会。

第一, 通讯是人类永远的刚需,视频为先的时代到了,特别是异步实时。

第二是社交,我们永远看好新一代的社交。内容也在发生迭代,所以社交永远有机会。

第三是娱乐,特别是内容推荐、视频、直播、游戏。因为长期来看,人越来越大的刚需是消磨时间,且新一代数字化的工具和流程能更有效地制作好的娱乐内容,所以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商机。

第四消费,在中国会带动很多所谓的新消费。

最后还包括教育和医疗。在中国,这两点需求远远大于供给,机会本身就在。

6. 新格局下B端需求分析

B端的需求分析不一样,首先大B和小B很不一样,因为产品文化不一样,需求也不一样。但是任何企业的核心需求是一样的,即降低成本、提高产出。它需要将数字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,用于生产、销售、客户管理、员工管理、供应链、资金管理等方面。

大B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,更长期是企业的智能化,是一个非常主流的赛道,核心要解决的是销售,这在中国有更多挑战,但需求很明显。

小B最强的刚需永远是获客,对于现金流的需求、财务管理、营销管理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相对来说较少。

在中国很大的一个需求点,就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建设,包括基础云原生的服务和设施、低代码无代码、开源开发等,这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一个长期赛道,有大量的需求和机会。

7. 新格局下市场环境变化

下面简单说一下市场结构如何判断。

市场结构里,需求端其实不用多说,中国的需求一直在往上走,供给方面,服务业、制造业,特别是服务业值得大家,流通上物流、人流、信息流会自然加速。

人口方面,二胎政策、老龄化,这些会让中国的人口增长,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不可忽略的驱动因素。

资本方面,全球资本环境短期内会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,因为疫情造成大量的QE放水,放水完了资本市场需要实体经济来支撑,但是长期我们需要中国的资本市场,可以让创业公司在国内退出,有获得更好的资本支持的机会,这个趋向一定会发生。

03、创业者的5大灵魂拷问

创业者如何把握好这些机会?我们的建议是先要回答五个问题:

1. 创业者如何决定做什么(选择方向)

首先决定创业做什么。我们要从需求、技术、市场三个方面做综合的判断,只有三者有交集的地方才是一个好的创业方向(如下图所示)。

建议大家建立一个体系来帮助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,首先第一步是观察,通过阅读和交流来实现。第二步就是思考,思考的核心工作是梳理信息,并对未来做出判断。第三步就是尽快去验证这个命题,去做行业研究,并访谈行业内的人,尽快去验证你的假设,并不断迭代你的想法。

如何迈出第一步?核心是打造一个MVP(最小可行产品),也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去试的最小产品。有了MVP以后,就需要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,这是唯一可以提高创业成功概率的方法。

决定创业做什么,这本身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动态过程。

2. 如何明确做的项目具有较高价值

为什么我们做的事情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?建议每个创业者一定要投入精力做价值分析,这至少包括如下几个点:

(1)分析商业类别

商业类别是由供给决定的新赛道,叫category(商业类别)。你需要做一个规模和成长速度分析,其中成长速度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叫年复合增长率(CAGR),创业者选择的创业赛道年复合增长率至少30%以上,最好能到50%或以上。

除了增长率需要比较高,赛道体量还需要比较大,就像云和电商,它们都是体量巨大的赛道,子赛道里面的企业都可以做得很大,比如拼多多。

(2)分析天花板(TAM)

我们有一个简单公式可以估算天花板:

P (使用价值)X Q(使用规模)

其中,使用规模(Q)是“有多少用户/商家会用你的产品”;使用价值(P)则是“用户用你的产品与不用的情况对比”、“你的产品和替代品对比的价值”,对比结果应该是成本具体降低了多少,或者产出具体提高了多少。计算一下P 和 Q的乘积,就可以估算赛道的总体天花板了。

(3)分析获得价值的可能性

创业者核心需要分析付费模式是什么,销售模式是什么,是否有足够的渠道可以卖给客户。历史上很多公司失败的原因就是产品卖不出去,或者市场的销售成本远高于获得的商业价值。

渠道很重要,因为没有渠道的话,产品会卖不出去,如果渠道成本过高,创业公司则会活得很艰难。

除了上述分析商业类别、天花板和获得价值可能性这三点以外,创业者还需要想清楚公司潜在的商业价值。

3. 如何判断进场时机

美国有一个创业者叫Bill Gross,他做了大量数据分析研究创业成功的要素,结论是创业成功的第一因素是时机,也就是什么时候进场。关于这一点,我们可以看下图,它描述了任何一个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都会经历的曲线。

早期(上图蓝色部分)是创新者,他们是尝鲜的人,再差的产品他都会用,所以早期有几个用户,信号价值不一定重要。

第二部分人叫有远见的人(上图左侧红色部分),他们往往是企业高管,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,他们希望找到新的技术能力,帮他实现对未来的愿景。他们对价格不敏感,风险承担能力比较大。这波人比较重要。

第三波是早期采纳者,这波人对技术比较开放,永远愿意用新的技术产品,但是他们一般比较务实,在企业里会扛业绩,他们是否采纳新技术产品的核心判断是:竞争对手用不用,同事用不用。他们是技术产品成功的关键。

有远见的人和早期采纳者之间存在裂缝(如图)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鸿沟” ,历史上的企业创新,大部分都死在鸿沟里,所以时机很重要。

乔布斯曾经有一句话,判断方向其实比较容易,判断时机往往很难。以苹果为例,苹果永远不是第一个做手机、手表、平板电脑,但是苹果选择进场都是泡沫破灭、市场已经被教育后的时间点。

另外,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,比如做脑机接口和量子计算的创业公司,他们即使知道现在进场还太早,但是为了避免将来市场进入红海,他们会选择提早进入。需要提醒的是,这类创业者需要打造自身的长期造血能力,尽可能让公司活得更久。

4. 如何打造能力建立壁垒

创业者经常被投资人问:你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形成壁垒?大厂进来竞争,你怎么办?每位创业者都需要思考这个问题,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壁垒:

网络效应: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越多,产品越好用,社交就是典型的例子。它往往可以形成 winner take all(赢家通吃)的市场,长期则是一家独大。

强规模效应:大部分企业都有规模效应,但有的是强规模效应。比如有很多数据累积的企业,他们是可以形成很大壁垒的。

特殊能力,特别是技术驱动型创业者,可以通过专利来形成壁垒。

市场位置优势:特别是2B企业,因为2B销售很难,但是成功销售进去之后出来也很难,因为客户切换成本高,你只要进去就出不来,这就可以成为壁垒。

长期的壁垒是品牌,但是对创业公司这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形成。

5. 如何打造能胜任的团队

为什么你们团队可以做好这件事?早期创业团队一定要会回答这个问题。

下图是一个思维模型。左边的圆圈内核是创始人团队,我们认为一个企业能不能走远,本质上是由创始团队决定的。创始人团队有几个能力特别重要:

第一是判断未来的能力,对未来一定看得远,要有独到的见解。

第二是沟通的能力,早期沟通特别重要,想清楚、讲明白是非常核心的早期能力,因为早期获得资源,比如融资,雇人,战略合作等,都需要靠沟通能力。

第三是行动导向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创业公司每天都在解决新的问题,快速解决是核心,任何问题都不要超过一个礼拜,大的问题永远可以拆成子问题。

第四是长期的内在驱动力,为了获得财富去创业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长期还是需要一个内在驱动力,因为有很多时候,创业会艰难到走不下去,或者财富自由后还是需要继续做下去。

创始人团队有了内核能力就可以不断吸收新的人才进来,未来可以满足客户和用户,去触达市场。

此外,还要有触达用户的能力,包括增长、销售、渠道、一切能力最后都是要触达用户,而且光触达还不行,还得收费,能够盈利,拿到高毛利,只有这样才能跑通。

创业公司估值A轮到B轮凭什么涨一倍,就是因为这些能力提高了、风险降低了,等公司上市后进入二级市场,风险就更低了,分析师都可以把下一个季度收入预算出来。

04、早期创业最重要的两件事

奇绩创坛希望通过社区能够跟每个创业团队沟通,帮助创业者把握机会。我们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加速早期创业,特别是技术驱动型创业企业。

我们创业营里面做两件核心事情:

1. 创业者如何更快找到产品市场匹配

第一件事情是帮助每个创业团队更快地找到产品市场匹配(PMF),在创业早期,这是非确定性最大、风险最高,但是价值提升最高的一环。

找到产品市场匹配是一个结构性的门槛,且越来越不容易过。

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每一样都往前移。如果有好的想法不要等产品出来才去验证,要做行业研究,去找人交流。有一个新技术,也不要先急着开发产品,先去看这个技术可以做什么,先找验证,找信息。

核心就是提前用最低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去验证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,真正能提高成功概率的就是迭代,以及降低试错成本。

大家核心做的验证是第一能否赚钱,尽可能找数据、案例验证,第二,开始满足客户的需求。第三,一定要看得见增长,如果看不见增长,大概率上是你产品没有做好,或者产品做好市场没切对,或者是伪需求。

2. 创业者如何更好地活下去

我们做的第二件事:帮助创业者活得更久。

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这样,早期要活下来基本靠融资,早期基本是靠人,核心是想明白融资大纲,就是上面讲的这五点(what/why/how/why us/why now)加上进展,你想清楚,跟投资者沟通清楚,比如为什么要这笔钱?这笔钱怎么用?有这笔钱公司如何走向下一个阶段。除了融资造血,有时候还要打造造血能力。

我们建议财务一定要严谨管控,保持足够长的存活时间,做好充分准备,应对不确定性。

我们经常讲“惠人达己,守正出奇”。一个创业项目一定要惠人,对客户有价值他才会用,同时,创业也必须达己,这是自己想追求的梦。好的创业项目必须守正,必须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,同时也要出奇,做得跟别人不一样。

猜你喜欢:综合百科

综合百科category是什么意思(category形容词形式)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nnxc.com.cn/100432764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