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城镇大全网
  2.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

河南省济源轵城镇
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西滩新村

    “万里黄河第一滩”位置于济源坡头段,传言是《诗经》首篇《关雎》中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的“在河之洲”。战国以后,荒芜千年,渺无人烟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,坡头村郑姓与郝山村郝

    河南 162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战天洞村

    1965年,老君堂大队西张洼生产队自测自修,历时140多个昼夜,打洞300余米(洞高1.7米,宽1.4米),南水北引,解决了人畜用水。时任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率各地、县级领导视察参观,并亲自命名为“

    河南 91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新峡村

    新峡村原名峡北头,因坐落于孤山峡北而取名。又缘于村南群峰林立,如刀削剑竖,似青龙盘踞,形成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地,宋元时曾命名为青龙关。故址“七沟八梁一扇坡”,峡北北头石

    河南 79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卫沟村

    千百年前,泥涂河水断流,下游淤泥遍地,荒无人烟,人称下泥沟(上游为今泥沟河村)。明代洪武年间,移民卫、李、赵、田、刘等姓氏相继落户于此,清淤造田,劈岭凿窑,渐成头道沟、二道沟、李驻

    河南 65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曹凹村

    曹凹村位处轵城镇政府驻地南部5公里之丘岭地区。东与许峰村地连,西和战天洞相接,南毗槐滩村,北邻赵庄村。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,4个居民组,分别在大曹凹、小曹凹和李许峰3个自然村

    河南 16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柏林村

    柏林村位于济源东南部,东邻宋沟村,南至彭庄村,西接岭头村,北到卫庄村,207国道南北向穿村而过,交通便利,该村属南部丘陵区,温度较市区基本相同,降雨较少。全村土地面积1500亩,耕地面积1

    河南 78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牛家庄村

    明代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牛姓第十一世先祖牛兆荣离开北孙村。在村的东北方向,靠湨河南岸、于石佛爷像北择地建村,另立门户,时名“小东庄”。明代隆庆元年(1567年)6月,暴雨连日,蟒河水

    河南 85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石板沟村

    明洪武三年(1307年),山西人石姓名板,率妻子儿女移居西留养村南荒山峻岭之中。靠沟建窑,因地造田,生活繁衍,故村名“石板沟”。明末清初,西留养李姓一支进住,发展人口众多,石姓迁往他处

    河南 111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王虎村

    王虎村故址在轵城镇西南5公里的半丘岭地带。东与西留养为邻,西和南杜村相连,南靠小王庄,北对大驿村。4个居民组,380户,1360人,土地2000余亩。据村中泰山庙碑载:此地古时积水,形成大

    河南 110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金河村

    几百年前,李占敖一族自济源东留村迁至黄河岸边,开田建房,繁衍生息,起村名为李河沟。明末清初,陈姓、崔姓、吴姓、卢姓、张姓等相继迁入。后来,屠姓落户。1959年,更名为“西岭村”,隶

    河南 93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宏泉村

    宏泉村原名小沟村。相传,商汤(即成汤,商朝开国君王)与其妻黛眉奶奶发生冲突。黛眉奶奶负气出走,其子五龙身后追赶。路过此沟,望见其母,连叫几声,故名“小叫沟”,后变称“小沟”。1998

    河南 129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泽北村

    三国魏晋时期,有陈姓、李姓、王姓等家族于此结庐建村,称泽峪。相传,曾有“小将”(侠名)据关镇守,护卫一方平安,故又有“小将岭”之称。约乾隆十二年(1747年),聂姓第七世传人由北杜村迁

    河南 82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红土沟村

    明末清初,东轵城赵姓一支迁于西南丘岭。此地沟壑纵横,却水丰草盛,宜为人居。因其土壤色如朱丹,且又沿沟落户,便立村红土沟。之后,家族繁衍,人口增多,村人即择居西、北两沟。清朝中期

    河南 74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交兑新村

    交兑新村原址在黄河北岸,隶属大峪镇管辖。因村西为龙占,村东为龙窝,故前身叫双龙村。据传,唐朝初期有大量船队在此经过,装货、卸物,四面八方客商云集,物资交流红火。适逢当朝有一

    河南 51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黄龙庙村

    相传:尧舜时代,今黄龙庙所在地是一片湖泊,叫龙门湖。湖中有一条黄金鱼,一条黑金鱼。两条金鱼同时跳跃龙门,黄金鱼一跃越过龙门,却有半斤鱼鳞挂在湖边的黄楝树上。这半片鱼鳞吸取日

    河南 133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泽南村

    泽南村位处轵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5公里,属于丘岭地区。东邻虎岭经济开发区小王庄,西依桥凹村,南和聂庄村相连,北与虎岭经济开发区泽北村隔河相望。5个居民组,共178户,610人,耕地面积

    河南 150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南河口村

    约明朝崇祯年间,中王村张姓第十世先祖张保教迁移村南3公里处,于西沟开窑居住,另立门户。因村东源于岭头的一条河流,与村西南流经郭庄的又一河流交汇于村北,村中有潭,日中时可见两

    河南 52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北孙村

    北孙村位于轵城镇东北平原地带,西与王礼庄相邻,南邻北孙村水库,东邻牛家庄、交兑新村,北至济源大道。全村方圆3公里,下设五个居民组,300余户人家,1400余口人,现有村支监三委8人,党员4

    河南 81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绮里村

    秦时,因秦始皇暴虐,商山四皓之一绮里季曾隐居于此,官府来此缉拿时,绮里季伪死假封墓冢。时人为纪念绮里季,便取其复姓“绮里”为村名。后历经战乱,遭洪水、地震灾害,数百年间荒无人

    河南 88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东轵城村

    一、村情简介:
      东轵城村位于济源市南,距离市区三公里。2012年按市委要求划归高新区管理,2018年3月又重新回归轵城镇,属于轵城镇管辖,位于轵城镇中心。村庄面积1.5平方公里,获

    河南 75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柏平村

    柏坪村原名柏圪塔。缘于村中央天然一座百米见方、十余米高的土台,台正中长一棵根深叶茂的侧柏。侧柏清代时期枯萎,只剩下圪塔,时人便以此为村名。原柏圪塔由蛇沟、乱石等自然村

    河南 57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南冢村

    明末清初,移民入住,落户于郅郓冢北,故村名叫南冢。后因地势低洼,村庄屡遭水患,无奈迁至冢南,分东南冢、西南冢、南沟三个自然村。上世纪80年代,推行农村规划,东、西南冢对接,南沟搬进

    河南 112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东添浆村

    今东、西添浆村北各有一个大水坑,金线河流经此地时,注入坑中,只见水来,不见去处。传说,女娲造人时,因邵原小沟背水源不足,便从天空架一道彩虹取水。每当雨过天晴,彩虹便引泥浆从东南

    河南 48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东留养村

    东留养村地处轵城镇政府驻地西部2公里的丘岭脚下。东与西轵城村接壤,西临郭木线和西留养村相对,南依焦枝铁路,北邻金桥新村。村域面积2.47平方公里。辖东留养、小刘庄、李太令

    河南 60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毛田新村

    相传,古时一毛姓官员巡游到此,急病猝死。因适逢伏天,尸体托运不便,即就地掩埋。时人据其坟茔位置田间,故取村名毛田。据清乾隆《济源县志•古迹》载:毛田村,早在春秋时期为毛

    河南 84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富源村

    20世纪90年代,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,处于库区的大峪镇井沟村陆续搬迁。1999年5月1日,井沟村的段庄沟东、沟西和前桃树沟、北坡等4个居民组移民轵城镇石板沟村东。200

    河南 107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桥凹村

    相传,旧时此地沟浅。沟中一道天然土坝,坝底有一流水圆洞,大坝宛如桥梁横跨东西。时人居住沟之两岸,且四周环岭,中间地势低洼,故起村名桥凹。后来,桥塌路断,村庄分为东西桥凹,各隶属于

    河南 67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南孙村

    据传,药王孙思邈晚年隐居于王屋山,曾在此坐馆行医。孙思邈去世后,时人感念其济世救民之功德,建“孙圣庙”以示纪念,并取名孙村。明初大批移民由山西入济,围绕着“孙圣庙”形成三个

    河南 88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柏树庄村

    相传,此地生长一种罕见的乔木,其木色金黄,质硬性柔,树体杏香,被称为“柏树”,又名“杏柏”。公元10年,王莽追杀刘秀,刘秀逃到这里时,天色已晚,大雾迷漫,看到村西山头上一棵高大柏树,便藏

    河南 86
  • 河南省济源轵城镇西留养村

    西留养村距轵城镇政府驻地3公里,位处西部半丘岭地带。东临郭木线和东留养村相望,西邻桑榆河与虎岭高新区南杜村相连,南依芝岭,北接南环路。15个居民组,1056户,3776人。村域面积2.8

    河南 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