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城镇大全网
  2.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

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
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红寺村

    明代已成村。当时村西有一座红色寺庙,叫红门寺,村因寺得名。清代和民国初期属密云县。抗日战争期间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冀东西部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白庙”。1946年解放,1949年4月

    北京 198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二郎庙村

    明代已成村。原是北京通往关外大道,也是密云南下三河的必经之路,故称“大道李辛庄”。后在此修二郎庙,更今名。抗日战争期间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。1946年解放。1949年4

    北京 9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沙子营村

    唐代成村。唐初曾在此建军营,后成村落,因地处鲍丘河故道,且多沙,故名。明代初年,又有山西移民迁此,村落南移半里。清康熙年间属顺义县,光绪年间划属三河县,民国35年属顺义县。抗日战

    北京 13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徐庄村

    明代建村。徐姓首居此地,故名。民国初期属顺义县第八区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永乐”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三区。村党支部建于1957年。
      抗

    北京 102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东疃村

    明代已成村落。首居户刘姓,故名刘家疃。后逐渐迁来李、林等姓人家,又因村处郝家疃东,遂更名为东疃。抗日战争期间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游击区。1946年解放。1949年

    北京 109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井上村

    据传唐王征东经此,掘井1眼,始有李姓人家居井旁,后渐成村落,故名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西双村”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。 村党支部建于1947年

    北京 155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田家营村

    始建于辽代。传原为萧太后养马场,后田姓人家居此建村,故名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元村”。
       田家营位于杨镇西南部,现有住户563户,人口1695人,

    北京 207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别庄村

    清初成村。有别庄、彭庄2个自然村。彭庄:以姓名村,因其小,当地人通称“小彭庄”。别庄:因别姓人家首居此地,故名。原属顺义县。抗日战争时期,这里是三河、顺义、平谷、密云四县交

    北京 49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老庄户村

    老庄户村位于杨镇北部,现有住户221户,人口495人, 耕地面积893亩。
       明初已成村,并逐渐发展成集市。村落呈现繁荣兴旺景象,初名兴隆庄,后杨各庄集市贸易兴起取代该村,于是四

    北京 6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焦各庄村

    明初建村。因山西焦姓移民居此,得名焦各庄,后为避重名改称东焦各庄,后复更名为焦各庄村。民国初期属三河县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水村”。1949年4

    北京 17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曾庄村

    明初建村。曾姓人家首居此地,渐成村落,始名曾家庄,后简称曾庄。民国初期属三河县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贤村”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一区。
      

    北京 107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破罗口村

    破罗口村位于杨镇东北部, 现有住户295户,人口846人,耕地面积2562亩,2007年人均收入8164.6元。
       明代初年为军屯之地,成村后,因村民多以编制笸箩等农用器具为业,明万历年间

    北京 185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松各庄村

    始建于明代初年。李、张两姓首居于此,后迁来孙姓渐成大族,始称小孙各庄。当时村中有一庙,庙中松树粗大茂密,故更名松各庄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贵村

    北京 12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辛庄子村

    原和小店同属一村,1960年4月1日由小店析出,独立成村,名辛庄子。旧属三河县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大厂”。
       村党支部建于1960年。
      

    北京 93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东庄户村

    明初已成村。始住几户杨姓居民,故名杨家庄。后因位于老庄户东面,改称东庄户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当时与二郎庙同属一个行政村。1946年2月属顺义县,土地改革后,和二郎庙

    北京 21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三街村

    三街村位于杨镇中部,现有住户587户,人口1865人, 耕地面积1260亩
       明初已成村落。原村西有“兔北马坊”,为明代牧马场,故当时村名为马庄。后居民中杨姓人家渐成大族,于明万

    北京 121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汉石桥村

    唐代已成村。据传唐王东征,路经¬此地,在桥上下马休息,得名“下马桥”。后居民认为不吉祥,又因地势低洼,人们盼旱,继而更名“旱石桥”,明代演变成今名。抗日战争期间,隶属抗日联

    北京 71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沟东村

    沟东村位于杨镇西北部,明初已成村。村西有一条河沟,故名。抗日战争期间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。1946年解放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。现有住户233户,人口588人。
      

    北京 190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齐家务村

    明代初年,随燕王朱棣由山东移来7户人家,定居于此,始称七家务,后谐音成今名。旧属三河县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。
       齐家务村位于杨镇

    北京 164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大三渠村

    大三渠村位于杨镇东南部,现有住户211户,人口580人,耕地面积1114亩。
       清初成村。原村址有南北向三条大渠,故名三渠。金鸡河东岸有一小村,亦名三渠,因该村较大,改名大三渠。

    北京 59
  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高各庄村

    明代成村。因居民高姓居多,故名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抗日联合县,为抗日游击区,化名为“下店”。1946年2月后属顺义县。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。
       高各庄位于杨镇南部,现

    北京 115